顶头银两
拼音:dǐng tóu yín liǎng 顶头银两的解释
旧指顶承胥吏等职所需的银两。 明 萧世延 等《嘉隆新例》卷一:“ 嘉靖 七年正月吏部题奉圣旨,吏役顶头银两积弊有年,屡经禁奏,未见革除,这所言的是。”亦省称“ 顶银 ”。 明 吴应箕 《江南汰胥役议》:“而书役之害,则尤有甚者。书役例无工食,而顶银且倍於隶快,则所得亦必倍於隶快可知矣。” 明 吴应箕 《江南汰胥役议》:“正用之外,又有酒食之费半之,夫庶人役於官者,例给工食以酬劳,以其顶银为本,以工食为利,诚公私两济。”参见“ 顶首 ”。
词语分解
- 顶头的解释 面对面;碰见;迎面详细解释.物体的顶上头;最高处。 唐 秦系 《宿云门上方》诗:“禪室遥看峯顶头,白云东去水长流。”《水浒传》第一一八回:“却説 时迁 一步步摸到关上,扒在一株大树顶头,伏在枝叶稠
- 银两的解释 中国旧时银子为主要流通货币,以两为单位,故称银子为银两详细解释中国 旧时以银锭为主要形式的一种秤量货币。开始于 汉 代,盛行于 明 清 两代。 清 末有实银两和虚银两之分。实银两指实际流通的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