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探梅)原文
溪南溪北。玉香消尽,翠娇无力。
月淡黄昏,烟横清晓,都无消息。
无聊更绕空枝,断魂远、重招怎得。
驿使归来,戍楼吹断,空成凄恻。
诗词问答
问:柳梢青(探梅)的作者是谁?答:张孝祥
问:柳梢青(探梅)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柳梢青(探梅)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张孝祥的名句有哪些?答:张孝祥名句大全
张孝祥柳梢青(探梅)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南溪
(1).指 四川 成都 西郊的 浣花溪 , 锦江 的支流。 唐 杜甫 《汉川王大录事宅作》诗:“ 南溪 老病客,相见下肩舆。” 唐 杜甫 《送韦郎司直归成都》诗:“为问 南溪 竹,抽梢合过墙。” 仇兆鳌 注:“ 南溪 即 浣花溪 。”参见“ 浣花溪 ”。
(2).指 河南 登封县 的 南溪 。 金 元好问 《南溪》诗:“ 南溪 酒熟清而醇, 北溪 梅花发兴新。” 郝树侯 注:“ 南溪 发源于 河南 登封县 少室山 南麓,为 潁水 的上源之一。”
消尽
(1).谓用尽无馀。《三国志·蜀志·姜维传》:“官给费用,随手消尽。”
(2).完全消除,完全消失。 宋 苏辙 《论吏额不便二事札子》:“如此施行,不过十年,自当消尽。”《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听了这话,心里便暗暗的着实敬服这位先生,早把那盛气消尽。” 鲁迅 《彷徨·祝福》:“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
无力
(1) 没有力气
四肢无力
(2) 没有力量
无力解决
黄昏
(1) 日落以后至天还没有完全黑的这段时间
奄奄黄昏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渐黄昏清角吹寒。——宋· 姜夔《扬州慢》
(2) 见“傍晚”
清晓
清晨;天刚亮的时候
清晓的微风,略带凉意
都无
倘无,若无。 宋 辛弃疾 《鹧鸪天·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送之》词:“晚岁躬耕不怨贫,隻鸡斗酒聚比隣。都无 晋 宋 之间事,自是 羲皇 以上人。” 邓广铭 笺注:“‘都无’当作‘倘无’解。 陶渊明 生於 东晋 末年,卒於 刘宋 初年。其时内多篡弑之祸,而北方则先后分处於 十六国 统治下……故 稼轩 作此设词,以为若无 晋 宋 之间事,则彼自是 羲皇 上人耳。”
消息
(1) 情况报道
消息灵通人士
(2) 音信
杳无消息
无聊
(1) 因精神空虚而烦闷
他一闲下来,就感到十分无聊
(2) 言行等庸俗或没有意义而使人生厌
(3) 生活穷困,无所依赖
穷饿无聊。——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卧病无聊。——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空枝
花果谢落的枝条。 唐 王建 《山中惜花》诗:“游丝缠故蕊,宿夜守空枝。” 唐 郑谷 《摇落》诗:“夜来摇落悲,桑枣半空枝。”
断魂
灵魂从肉体离散,指爱得很深或十分苦恼、哀伤
看山欲断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 杜牧《清明》
怎得
犹安得,怎么能够得到。 宋 周邦彦 《还京乐》词:“怎得青鸞翼,飞归教见憔悴。”
怎么,如何。《红楼梦》第三三回:“既説不知,此人那红汗巾子怎得到了公子腰里?”
驿使
古代驿站传送朝廷文书者
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戍楼
边防驻军的瞭望楼。 南朝 梁元帝 《登堤望水》诗:“旅泊依村树,江槎拥戍楼。” 唐 许浑 《金陵怀古》诗:“《玉树》歌残王气终, 景阳 兵合戍楼空。” 明 尹耕 《紫荆关》诗:“斥堠直通沙磧外,戍楼高并朔云平。” 清 吴伟业 《送纪伯紫往太原》诗:“相依 刘越石 ,清啸戍楼中。”
凄恻
因情景凄凉而悲伤。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军士各与父兄昆弟取诀,国人悲哀,皆作离别相去之词……於是观者莫不悽惻。”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是以行子肠断,百感悽惻。” 唐 白行简 《李娃传》:“一旦大雪,生为冻馁所驱,冒雪而出,乞食之声甚苦,闻见者莫不悽惻。” 清 顾炎武 《禹陵》诗:“ 会稽 山色好,悽惻独攀登。”
悲痛;哀伤。 苏曼珠 《碎簪记》:“余心中甚为 莲佩 凄惻,此盖人生至无可如何之事也。”
因情景凄凉而感触悲伤。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惻。” 唐 黄滔 《明皇回驾经马嵬赋》:“六马归 秦 ,却经过於此地;九泉隔 越 ,几凄惻於平生。” 宋 陆游 《鹿头关过庞士元庙》诗:“ 士元 死千载,凄惻过遗祠。”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八·玉华山樵》:“老怀岂能忘故山,神游往往于其问。为君写此转凄惻,片云零落何时还。” 丁玲 《阿毛姑娘》:“那歌调在那弦上是发出那样高亢的,激昂的,又非常委婉凄恻的声音, 阿毛 又想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