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草原文
草有称箭者,刺衣剧难去。
巽入每切肤,倒钩常碍足。
胡不为芝兰,亦均沾雨露。
堪比浸润谮,宁辞肤受愬。
柔韧未易防,对此能无虑。
诗词问答
问:箭草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箭草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五十二
2. 叶
参考注释
剧难
激烈诘难。《陈书·袁宪传》:“及 宪 试,争起剧难。 宪 随问抗答,剖析如流。”
切肤
犹言切身,和自己有密切关系的。 元 虞集 《淮阳献武王庙堂之碑》:“邃深蔽亏,羣谗切肤。” 沙汀 《范老老师》:“因为他们也同样苦恼着这个切肤的问题。”
不为
(1).不做;不干。《诗·卫风·淇奥》:“善戏謔矣,不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铭始不实。”
(2).谓收成不好。《墨子·杂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备湛旱、岁不为。” 王念孙 《读书杂志·墨子六》:“‘岁不为’,犹《玉藻》言年不顺成也。”《淮南子·本经训》:“是故上下离心,气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为。” 高诱 注:“不为,不成也。”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夫璿玉致美,不为池隍之宝;桂椒信芳,而非园林之实。”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先破后承,始开终结,内分八股,股股相对,绳墨不为不严矣。”
(1).不因为。《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 尧 存,不为 桀 亡。” 汉 东方朔 《答客难》:“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輟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輟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彦 《浣溪沙》词:“不为萧娘旧约寒,何因容易别 长安 。”
(2).不为了。《汉书·扬雄传下》:“盖闻圣主之养民也,仁霑而恩洽,动不为身。” 颜师古 注:“言忧百姓也。”
芝兰
芝草和兰草皆香草名。古时比喻君子德操之美或友情、环境的美好等
芝兰之室
均沾
大家平均享受(利益)
雨露
雨和露,比喻恩惠、恩泽
浸润
(1) 液体渐渐渗入或附着在固体表面
春雨浸润着田野
(2) 也指谗言
肤受
(1).见“ 肤受之愬 ”。
(2).比喻浅薄,造诣不深。《文选·张衡<东京赋>》:“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 薛综 注:“肤受,谓皮肤之不经於心胸。”
柔韧
柔软而坚韧
用柔韧的材料
细小柔韧的桦树随风摇曳
未易
不易;难于。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僕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夫街谈巷説,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韩昌黎诗》:“今观诸联句诗,凡 昌黎 与 东野 联句,必字字争胜,不肯稍让……要之二人工力悉敌,实未易优劣。”
无虑
(1) 不计虑,指大约,大概
无虑百十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无虑五六万。——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无虑十来人
(2) 无所顾忌,没有挂念
无忧无虑
(3) 不用考虑,不值得重视
无虑甲兵十万,老夫自有破敌妙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