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原文
摘来鹤顶珠犹湿,点出龙睛泪未乾。若使太真知此味,荔支应不到长安。
诗词问答
问:杨梅的作者是谁?答:余萼舒
问:杨梅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余萼舒杨梅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顶珠
清代官吏装在帽顶正中作为装饰的圆珠,也是官吏的品级标志。也叫顶子
龙睛
(1).《太平御览》卷七十引《淮南子》:“黄金千岁生黄龙,黄龙入藏生黄泉。”注:“黄泉,黄龙之精汋也。”精,通“ 睛 ”。后因称泉水为“龙睛”。 唐 皮日休 《以紫石砚寄鲁望兼酬见赠》诗:“石墨一研为凤尾,寒泉半勺是龙睛。”
(2).指杨梅。 宋 郭祥正 《杨梅石门》诗:“颗颗龙睛赤,深深映石门。”
若使
假使,假如,如果。《晏子春秋·外篇上二》:“若使古之王者毋知有死,自昔先君太公至今尚在,而君亦安得此国而哀之?” 唐 李咸用 《赠来进士鹏》诗:“若使无良遇,虚言有至公。”《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小壻得有今日,皆赖丈人提携;若使当日困穷旅店,没人救济,早已填了丘壑,怎能勾此身荣贵?”
真知
真才实学;深刻的哲理;真理
实践出真知
支应
(1) 应付,处理
支应一番
(2) 搪塞
(3) 守候;伺侯
今天晚上我来支应
(4) 供应
强迫老百姓支应他们
不到
(1)
不足,少于…
不到四分钟驶行了一公里
(2)
未到;不出席或未出席
教师抱怨那个孩子不到学校上课
(3)
不周到
我们是粗人,照顾不到,请多原谅
长安
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 春余暑气已駸駸,唤取胡床坐柳阴
- 披襟呼吸元气中,鸟声不到吞魍魉陈三立《庸庵尚书至自沪三月八日携犹子子式命汽车招》
- 持满忘前监,相顷自下摧
- 溪亭虚俯碧玻瓈,来往鱼游荇藻萋
- 菱歌风断,袜罗尘散,总是关情处
- 高低相倚赖,浑如长幼情
- 芒苇织帘箔,横当湖水秋金嘉谟《鱼簖》
- 徒烦鸟噪集,不语山嶔岑
- 东风吹泪对花落,惆怅朱颜不复归
- 七年谪五溪,二年守三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