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四月廿八日)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雨(四月廿八日)原文

三春惠欲虚,一犁泽希渥。

回首忆前兹,唶哉欠普足。

秋麦秀未实,春麦苗未秀。

向拟充口腴,今切燃眉救。

麦歉北方常,去岁乃幸然。

所忧在禾黍,多未遍种田。

昼畏赤日炎,夜望列星灿。

更值筹遐边,殷忧度明旦。

簇云亦已升,终风又阻𨕣。

踟蹰心弗宁,徘徊伫阶序。

风声让云势,雷雨忽解作。

入夕霏溟濛,未敢云何若。

霶霈为廉纤,其力复渐微。

宵衣亦就枕,无眠以吁唏。

数漏达五更,凌晨风又起。

慰不抵予愁,反侧问无已。

云恐风送去,亦赖风送来。

须臾更大沛,优零辰已牌。

兴锄利秋稼,登盘报夏收。

夏至迟廿日,探节舒眉头。

即晴亦云可,再雨斯益善。

霁烟散午曦,惜意仍展转。

人苦不知足,于得谁厌多。

自我尚如此,何能怪其他。

诗词问答

问:雨(四月廿八日)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雨(四月廿八日)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六十三

2. 四月廿八日

参考注释

三春

(1).春季三个月:农历正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 汉  班固 《终南山赋》:“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 唐  李白 《别毡帐火炉》诗:“离恨属三春,佳期在十月。” 元  宋方壶 《斗鹌鹑·踏青》套曲:“娇滴滴三春佳景,翠巍巍一带青山。” 刘大白 《春尽了》诗:“算三春尽了,总应该留得春痕多少。”

(2).指春季的第三个月,暮春。 唐  岑参 《临洮龙兴寺玄上人院同咏青木香丛》诗:“六月花新吐,三春叶已长。” 清  姚鼐 《乙未春出都留别同馆诸君》诗:“三春红药熏衣上,两度槐黄落砚前。”

(3).三个春天,即三年。 晋  陆机 《答贾谧》诗:“游跨三春,情固三秋。” 唐  崔璞 《蒙恩除替将还京洛》诗:“两载求人瘼,三春受代归。”原注:“到任十二箇月,除替未及三年。”

回首

(1) 把头转向后方

(2) 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秋麦

(1).成熟的禾稼。《穆天子传》卷四:“献马三百,牛羊五千,秋麦千车,膜稷三十车。” 郭璞 注:“秋麦,禾也。” 唐  沉佺期 《夏日梁王席送张岐州》诗:“芃芃秋麦盛,苒苒夏条垂。”

(2).犹麦秋。收割麦子的时候。 孙犁 《白洋淀纪事·光荣》:“可是 原生 那个媳妇渐渐不安静起来。先是常常和婆婆吵架,后来就是长期住娘家,后来竟是秋麦也不来。”

春麦

春季播种的麦子。 唐  司空图 《书怀》诗:“几处马嘶春麦长,一川人喜雪峯晴。” 宋  苏轼 《和子由送将官梁左藏仲通》:“两足谁言春麦短,城坚不怕秋涛卷。”《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九年》:“内出正月所种春麦,并秀实坚好,与八九月所种无异。” 清  程瑶田 《与吴殿旸舍人书》:“ 瑶田 居北方久,见其种春麦者皆小麦。”

燃眉

火烧眉毛,比喻事态紧迫,危急

北方

(1) 向北的方向;地球北极的方向

(2) 特指中国黄河以北的地区

北方有侮臣者。——《墨子·公输》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资治通鉴》

去岁

去年

幸然

犹幸亏;有幸。 宋  刘克庄 《鹧鸪天·腹疾困睡和朱希真》词:“幸然无事污青史,省得教人奏赤章。”《水浒传》第六一回:“我思量平生学的一身本事,不曾逢着买主,今日幸然逢此机会,不就这里发卖,更待何时!”《今古奇观·卖油郎独占花魁》:“幸然两下相逢,你贪我爱,割捨不下。”

禾黍

(1).禾与黍。泛指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史记·宋微子世家》:“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后汉书·承宫传》:“后与妻子之 蒙阴山 ,肆力耕种,禾黍将孰,人有认之者, 宫 不与计,推之而去,由是显名。” 宋  曾巩 《送程公闢使江西》诗:“袴襦优足徧里巷,禾黍丰穰罄郊野。”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由草料的恐慌,发生了刍秣的栽培;由刍秣的栽培,更发明了禾黍的种植。”

(2).《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閔 宗周 也。 周 大夫行役至於 宗周 ,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閔 宗周 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后以“禾黍”为悲悯故国破败或胜地废圮之典。 唐  许浑 《金陵怀古》诗:“楸梧远近千官塚,禾黍高低 六代 宫。” 宋  苏轼 《南都妙峰亭》诗:“池臺半禾黍,桃李餘榛菅。”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擒嚭》:“千载 吴 宫皆禾黍。嘆故国已无望。” 清  周实 《重九偕吹万天梅亚希哲夫石子平子诸子过明故宫谒孝陵有作》诗之一:“松楸抱恨依残日,禾黍伤心赋变风。”

种田

耕种田地

赤日

(1).红日;烈日。 唐  杜甫 《晚晴》诗:“南天三旬苦雾开,赤日照耀从西来。” 宋  王安石 《元丰行示德逢》:“四山翛翛映赤日,田背坼如龟兆出。”《水浒传》第十六回:“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2).比喻天子。 唐  杜甫 《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有时浴赤日,光抱空中楼。” 仇兆鳌 注:“天子所浴,故比之赤日也。”

列星

罗布天空定时出现的恒星。《公羊传·庄公七年》:“恒星者何?列星也。” 何休 注:“恒,常也,常以时列见。”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观其鈲,烂如列星之行。” 明  何大复 《织女赋》:“步列星之文履兮,纚素霞以为裳。” 清  顾大申 《饮太白酒楼醉后走笔成篇》诗:“摘取列星当酒钱,斟酌海水常不乾。”

殷忧

深深的忧虑

殷忧必竭诚。——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明旦

(1).天亮。《史记·孟尝君列传》:“君不见夫趣市朝者乎?明旦,侧肩争门而入;日暮之后,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 汉  扬雄 《剧秦美新》:“旁作穆穆,明旦不寐。”《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伯升 ﹞休卒三日,分为六部,潜师夜起,袭取 蓝乡 ,尽获其輜重。明旦, 汉 军自西南攻 甄阜 。”

(2).明晨。 唐  张说 《钦州守岁》诗:“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 唐  沉亚之 《冯燕传》:“明旦 婴 起,见妻毁死,愕然,欲出自白。” 明  唐顺之 《刑部郎中唐嘿庵墓志铭》:“年二十,独居所读书处,夜有奔者,君峻拒之。明旦遂移其处,终不以其故语人。”

(3).明天。《后汉书·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 明帝 ﹞即案历,明旦日吉,遂率百官及故客上陵。” 明  杨慎 《鹙郎行》:“今日盈盈 滇海 花,明旦萧萧 陆凉 草。”参见“ 明天 ”。

终风

《诗·邶风·终风》:“终风且暴,顾我则笑。” 毛 传:“终日风为终风。”《韩诗》以终风为西风。后多以指大风、暴风。 唐  李邕 《楚州淮阴县婆罗树碑》:“同云冒山,终风振壑。” 宋  黄庭坚 《庚寅乙未犹泊大雷口》诗:“广原嗥终风,发怒土囊口。” 明  何景明 《忧旱赋》:“既淫瘴之蔽天兮,忽终风之扬尘。”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