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览台作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旷览台作歌原文

画家传六法,留白为云山斯高。

知其妙而不知所以妙,乃今得于雨后游山之偶遭。

散露砟硌,聚藏寥窲。

适兹时也,则有敞台栖峻挺之嵺𡻝。

欲旷览乎千里,又叆靅其忽交。

若隐若现既配藜之无定,方悟造物孕万有而无不含包。

图以吟咏揣摩者,惟应罢去默笔橐与笺韬。

诗词问答

问:旷览台作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旷览台作歌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八十一

2. 音巢

参考注释

画家

专精绘画(如图画、图案)的人

中国画家。——蔡元培《图画》

西洋画家。

六法

(1).谓规、矩、权、衡、准、绳。 北齐  刘昼 《新论·适才》:“规、矩、权、衡、準、绳,六法殊形,而各有任。”

(2). 南朝  齐  谢赫 《古画品录》谓绘画有六法: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见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后以为 中国 绘画的总法则和代称。 清  姚鼐 《题句容学博冯墨香小照》诗:“君实精六法,自摹山水乐。” 林纾 《跋戴文节遗墨》:“ 文节 之精於六法,未必不有所授。” 郁达夫 《为霭民先生题经公颐渊画松》诗之二:“六法通灵力有餘,暮年点笔势凌虚。”

(3).佛教谓六法戒。其说不一,撮其要者有:(1)谓染心相触,盗人四钱,断畜生命,小妄语,非时食,饮酒;(2)谓不淫,不盗,不杀,不虚诳语,不饮酒,不非时食;(3)谓不尊敬佛,为尊敬法,不尊敬僧,不尊敬戒,不尊敬定,不尊敬诸善知识。

(4).佛教称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等六念为“六法”。 宋  沉遘 《章献皇太后忌日斋文》:“伏愿往凭六法,超脱五门。”

留白

留言

云山

(1).云和山。 南朝  梁  吴均 《同柳吴兴乌亭集送柳舍人》诗:“云山离晻曖,花雾共依霏。” 唐  王昌龄 《过华阴》诗:“云起 太华山 ,云山共明灭。” 宋  苏舜钦 《无锡惠山寺》诗:“云山相照翠会合,殿阁对起凉参差。”

(2).高耸入云之山。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云山万里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 唐  皇甫冉 《送王司直》诗:“西塞云山远,东风道路长。”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既而 秋圃 揭换壁纸,又得数诗……又一首曰:‘咫尺楼窗夜见灯,云山似阻几千层。’”

(3).远离尘世的地方。隐者或出家人的居处。 南朝  梁  江淹 《萧被侍中敦劝表》:“臣不能遵烟洲而谢 歧伯 ,迎云山而揖 许由 。” 胡之骥 注:“ 阮嗣宗 《劝晋王牋》曰:‘临沧洲而谢 支伯 ,登 箕山 而揖 许由 。’” 唐  元稹 《修龟山鱼池示众僧》诗:“云山莫厌看经坐,便是浮生得道时。” 元  刘因 《赠狂道士》诗:“得意云山是处过,逢人对酒即高歌。”

斯高

秦 代大臣 李斯 与 赵高 的并称。 唐  李白 《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 斯  高 柄 秦 , 嬴 世不二。”

不知所以

不知事情的缘由,感到疑惑

乃今

而今;方今;如今。《左传·襄公七年》:“吾乃今而后知有卜筮。”《庄子·在宥》:“躬身求之,乃今也得。” 成玄英 疏:“立身以来,方今始悟。”《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 比干 剖心, 子胥 鴟夷,臣始不信,乃今知之。” 金 元好问 《范宽秦川图》诗:“乃今得子胸中 秦 ,作诗一笑君应闻。” 清 方苞 《与刘函三书》:“僕闻而慨然以为不使不仁加乎其身,乃今復有其人!”

迺今:而今,如今。《汉书·邹阳传》:“臣闻 比干 剖心, 子胥 鴟夷,臣始不信,迺今知之。”

雨后

指谷雨后采制的茶叶。《宋史·食货志下五》:“散茶出 淮南 、 归州 、 江南 、 荆湖 ,有龙溪、雨前、雨后之类十一等。”

砟硌

岩石错落不齐的样子。

寥窲

幽深貌。《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隐阴夏以中处,霐寥窲以峥嶸。” 李善 注:“霐、寥窲、峥嶸,皆幽深之貌。”

峻挺

挺拔。《文选·张协<七命>》:“摇刖峻挺,茗邈苕嶢。” 吕延济 注:“峻,高也;挺,出也。”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院有 普贤阁 ,回环十七峰绕之。背倚 白崖峰 ,右傍最高而峻挺者,曰 呼应峰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