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

康熙字典【寅集下】【广字部】府
【唐韻】方矩切【集韻】【韻會】匪父切,𠀤音甫。
【說文】文書藏也。
【周禮·天官】府六人。
【註】治藏,史掌書者。
【又】宰夫八職,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
【註】治藏,藏文書,若今起文書草也。又【玉篇】府,聚也。藏,貨也。
【書·大禹謨】六府三事允治,萬世永賴。
【疏】水火木金土五材,兼以穀爲六府。
【禮·曲禮】在府言府,在庫言庫。
【註】府謂寶藏財賄之處也。又掌財幣之官皆曰府。
【周禮·天官】大府,玉府,內府,外府。又【地官】泉府。又【春官】天府。
【前漢·食貨志】太公爲周立九府圜法。
【註】皆掌財幣之官,故云九府。又【百官公卿表】少府掌山海地澤之稅,以給共養。又【廣韻】府,官府,公卿牧守道德之所聚也。
【前漢·趙禹傳】文深不可居大府。
【蜀志·諸葛亮傳】開府治事。又【韻會】唐制,爲大州曰府。
【唐書·地理志】州府三百五十八。又【韻會】州名。漢屬太原,魏置嵐州,後唐立府州。
【前漢·禮樂志】武帝定郊祀之禮,乃立樂府。又姓。
【風俗通】漢有司徒掾府悝。又與腑通。
【周禮·天官·疾醫疏】六府,胃小腸大腸膀胱膽三焦,以其受盛,故謂之爲府。又【春官·天府疏】在人身中,飮食所聚,謂之六府。又與俯通。
【列子·周穆王篇】王府而視之。
【說文】文書藏也。
【周禮·天官】府六人。
【註】治藏,史掌書者。
【又】宰夫八職,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
【註】治藏,藏文書,若今起文書草也。又【玉篇】府,聚也。藏,貨也。
【書·大禹謨】六府三事允治,萬世永賴。
【疏】水火木金土五材,兼以穀爲六府。
【禮·曲禮】在府言府,在庫言庫。
【註】府謂寶藏財賄之處也。又掌財幣之官皆曰府。
【周禮·天官】大府,玉府,內府,外府。又【地官】泉府。又【春官】天府。
【前漢·食貨志】太公爲周立九府圜法。
【註】皆掌財幣之官,故云九府。又【百官公卿表】少府掌山海地澤之稅,以給共養。又【廣韻】府,官府,公卿牧守道德之所聚也。
【前漢·趙禹傳】文深不可居大府。
【蜀志·諸葛亮傳】開府治事。又【韻會】唐制,爲大州曰府。
【唐書·地理志】州府三百五十八。又【韻會】州名。漢屬太原,魏置嵐州,後唐立府州。
【前漢·禮樂志】武帝定郊祀之禮,乃立樂府。又姓。
【風俗通】漢有司徒掾府悝。又與腑通。
【周禮·天官·疾醫疏】六府,胃小腸大腸膀胱膽三焦,以其受盛,故謂之爲府。又【春官·天府疏】在人身中,飮食所聚,謂之六府。又與俯通。
【列子·周穆王篇】王府而視之。
查看《康熙字典》扫描版:府在《康熙字典》第345页 第2字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府康熙字典



猜你喜欢
苓康熙字典解释
郞丁切,音靈。卷耳也

厥康熙字典解释
氒〈氏下可〉𨈑𨈐𣅞居

濼康熙字典解释
盧谷切,音祿。齊魯閒

琲康熙字典解释
普乃切,音痱。珠五百

佶康熙字典解释
巨乙切極乙切,音吉。

㰮康熙字典解释
時忍切是忍切,音腎。
滑康熙字典解释
戸八切,音猾。利也。

磻康熙字典解释
薄官切蒲官切,音盤。

䇲康熙字典解释
俗筴字。
医康熙字典解释
于計切壹計切,音翳。

䳴康熙字典解释
徒盍切達合切,音蹋。
箚康熙字典解释
竹洽切,音𠍹。以鍼刺

椀康熙字典解释
與盌同。小盂也。晉王

苫康熙字典解释
失廉切詩廉切,音痁。

葲康熙字典解释
疾緣切,音泉。羊葲,

椁康熙字典解释
古博切光鑊切,音郭。

民康熙字典解释
𠘽彌鄰切,音泯。衆萌

婙康熙字典解释
俗婧字。

膣康熙字典解释
音窒。肉生也。

剗康熙字典解释
初限切楚限切楚𥳑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