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

康熙字典【巳集上】【水字部】汶
(古文)渂【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文運切,音問。水名。
【書·禹貢】浮于汶,達于濟。又濟東北會于汶。
【前漢·地理志】泰山郡萊蕪縣原山汶水出,西南入泲。
【水經】汶水,出泰山萊蕪縣原山西南,過壽張縣,至安民亭入于濟。
【註】汶出牟縣故城西南阜下,俗謂之胡盧堆。牟縣,古牟國,故俗謂是水爲牟汶。汶水又右合北汶水,水出太山天門下谷東流,西南逕汶陽縣,又西南逕桃鄕縣,自桃鄕四分,當其派別之處,謂之四汶口。左二水雙流至無鹽郈鄕平陸故城,合爲茂都澱。次一汶至壽張故城東,遂爲澤渚。右一汶逕壽張縣西南,注長直溝,西流入泲。
【淮南子·地形訓】汶出弗其。
【高誘註】弗其,山名,在朱虛縣東。◎按誘說乃東汶,非經所謂入濟者也。又【前漢·地理志】琅邪郡朱虛縣東泰山,汶水所出,東至安丘入維。
【說文】維作濰。
【水經】汶水出朱虛縣泰山。
【酈道元注】伏琛晏謨𠀤言,水出縣東西峿山,山在小泰山東。地理風俗記曰:朱虛縣東四十里有峿城,亭故縣也。汶水逕峿城北,又北過淳於縣西。濰水過縣東,其城東北則兩川交會也。又【水經注】㟬崮水有二源雙會,東導一川,俗謂之汶水,東經蒙隂縣,注桑泉水,又東北流入於沂。又汶上,縣名。
【廣輿記】本漢平陸,今屬兗州府。又【集韻】武粉切,音吻。義同。又【廣韻】【集韻】𠀤無分切,音文。黏唾也。又遼東有汶城。
【盛輔之云】卽孤竹國也。音文。又【廣韻】武巾切【集韻】眉貧切【正韻】彌鄰切,𠀤音珉。與岷通。汶江也。
【書·禹貢】岷嶓旣藝。
【又】岷山導江。
【史記】皆作汶。
【山海經】大江出汶山。
【輿地廣記】汶山在茂州汶山縣西北,俗謂之鐵豹嶺。禹之導江,發跡於此。又汶山,郡名。汶川,縣名。
【蜀王本紀】禹本汶山郡廣柔縣人,生於石紐。廣柔隋攺曰汶川。
【廣輿記】今屬成都府。又【集韻】謨奔切【韻會】謨昆切,𠀤音門。汶濛,玷辱也。
【楚辭·漁父】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正字通】汶水,今一統志列爲三,曰塹汶,徐汶,靑汶。章本淸曰:入濟之汶,見禹貢,論語。汶上,書傳謂之北汶,卽今大淸河入濰之汶,見漢書。入沂之汶,見水經。齊有三汶,淸河爲大。述征記:泰山郡水皆名汶,有北汶、嬴汶、柴汶、牟汶,皆源別流同,又在三汶之外。考證:〔【水經】【註】汶逕壽張縣西南,注長直溝,西流入浦。〕謹照原文入浦改入泲。〔【山海經】大江出汶水。〕謹按此句出山海經註。謹於經下增註字,𠀤照原文汶水改作汶山。
【書·禹貢】浮于汶,達于濟。又濟東北會于汶。
【前漢·地理志】泰山郡萊蕪縣原山汶水出,西南入泲。
【水經】汶水,出泰山萊蕪縣原山西南,過壽張縣,至安民亭入于濟。
【註】汶出牟縣故城西南阜下,俗謂之胡盧堆。牟縣,古牟國,故俗謂是水爲牟汶。汶水又右合北汶水,水出太山天門下谷東流,西南逕汶陽縣,又西南逕桃鄕縣,自桃鄕四分,當其派別之處,謂之四汶口。左二水雙流至無鹽郈鄕平陸故城,合爲茂都澱。次一汶至壽張故城東,遂爲澤渚。右一汶逕壽張縣西南,注長直溝,西流入泲。
【淮南子·地形訓】汶出弗其。
【高誘註】弗其,山名,在朱虛縣東。◎按誘說乃東汶,非經所謂入濟者也。又【前漢·地理志】琅邪郡朱虛縣東泰山,汶水所出,東至安丘入維。
【說文】維作濰。
【水經】汶水出朱虛縣泰山。
【酈道元注】伏琛晏謨𠀤言,水出縣東西峿山,山在小泰山東。地理風俗記曰:朱虛縣東四十里有峿城,亭故縣也。汶水逕峿城北,又北過淳於縣西。濰水過縣東,其城東北則兩川交會也。又【水經注】㟬崮水有二源雙會,東導一川,俗謂之汶水,東經蒙隂縣,注桑泉水,又東北流入於沂。又汶上,縣名。
【廣輿記】本漢平陸,今屬兗州府。又【集韻】武粉切,音吻。義同。又【廣韻】【集韻】𠀤無分切,音文。黏唾也。又遼東有汶城。
【盛輔之云】卽孤竹國也。音文。又【廣韻】武巾切【集韻】眉貧切【正韻】彌鄰切,𠀤音珉。與岷通。汶江也。
【書·禹貢】岷嶓旣藝。
【又】岷山導江。
【史記】皆作汶。
【山海經】大江出汶山。
【輿地廣記】汶山在茂州汶山縣西北,俗謂之鐵豹嶺。禹之導江,發跡於此。又汶山,郡名。汶川,縣名。
【蜀王本紀】禹本汶山郡廣柔縣人,生於石紐。廣柔隋攺曰汶川。
【廣輿記】今屬成都府。又【集韻】謨奔切【韻會】謨昆切,𠀤音門。汶濛,玷辱也。
【楚辭·漁父】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正字通】汶水,今一統志列爲三,曰塹汶,徐汶,靑汶。章本淸曰:入濟之汶,見禹貢,論語。汶上,書傳謂之北汶,卽今大淸河入濰之汶,見漢書。入沂之汶,見水經。齊有三汶,淸河爲大。述征記:泰山郡水皆名汶,有北汶、嬴汶、柴汶、牟汶,皆源別流同,又在三汶之外。考證:〔【水經】【註】汶逕壽張縣西南,注長直溝,西流入浦。〕謹照原文入浦改入泲。〔【山海經】大江出汶水。〕謹按此句出山海經註。謹於經下增註字,𠀤照原文汶水改作汶山。
查看《康熙字典》扫描版:汶在《康熙字典》第608页 第8字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汶康熙字典



猜你喜欢
硐康熙字典解释
徒紅切徒東切,音同。

喰康熙字典解释
音餐。又音孫。

妬康熙字典解释
同妒。

霽康熙字典解释
子計切,音擠。雨止也

刑康熙字典解释
𠜚同𠛬。罰辠也,國之

灀康熙字典解释
色壯切,霜去聲。殺物

潏康熙字典解释
古穴切,音玦。涌出也

㮚康熙字典解释
古文栗字。註見六畫。
舷康熙字典解释
胡田切胡千切,音賢。

俭康熙字典解释
𠈏巨險切,箝上聲。約

都康熙字典解释
𨛷當孤切東徒切,音闍

鉫康熙字典解释
音加。又古何切。

頄康熙字典解释
巨鳩切渠尤切,音求。

痏康熙字典解释
榮美切羽軌切,音洧。

言康熙字典解释
𢍗𢍬語軒切魚軒切,𤬝

阻康熙字典解释
側呂切壯所切,音俎。

者康熙字典解释
章也切止野切,音赭。

畯康熙字典解释
子俊切祖峻切,音俊。

綵康熙字典解释
倉宰切此宰切,音采。

悌康熙字典解释
特計切大計切,音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