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

康熙字典【戌集中】【隹字部】雍
(古文)邕【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容切,音廱。
【玉篇】和也。
【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又【爾雅·釋天】太歲在戊曰著雍。又水名。
【水經】四方有水曰雍。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漁陽郡雍奴縣。又【前漢·中山靖王傳】雍門子壹微吟。
【註】張晏曰:齊之賢者,居雍門,因以爲號。蘇林曰:六國時人,名周。又【廣韻】姓也。祭仲壻雍糾。見【左傳·桓十五年】。又【集韻】通作雝。
【班固·兩都賦】乃流辟雍。○按禮王製作辟雝。又【集韻】委勇切,音壅。
【周禮·秋官·司寇】雍氏。
【註】謂隄防止水者也。
【釋文】雍,於勇反。又【集韻】祐也。
【揚雄·甘泉賦】雍神休。
【註】晉灼曰:雍,祐也。師古曰:雍,聚也。雍讀曰擁。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用切,音㙲。
【廣韻】九州名。雍,擁也。東崤,西漢,南裔,北居庸,四山之所擁翳也。
【書·禹貢】黑水西河惟雍州。
【釋文】雍,於用切。○按爾雅釋地作雝。又【韻會】國名。
【左傳·僖二十四年】郜雍曹滕。
【註】雍國,在河內山陽縣。
【釋文】雍,於用反。又【廣韻】姓也。
【韻會】文王子雍伯之後。
【玉篇】和也。
【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又【爾雅·釋天】太歲在戊曰著雍。又水名。
【水經】四方有水曰雍。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漁陽郡雍奴縣。又【前漢·中山靖王傳】雍門子壹微吟。
【註】張晏曰:齊之賢者,居雍門,因以爲號。蘇林曰:六國時人,名周。又【廣韻】姓也。祭仲壻雍糾。見【左傳·桓十五年】。又【集韻】通作雝。
【班固·兩都賦】乃流辟雍。○按禮王製作辟雝。又【集韻】委勇切,音壅。
【周禮·秋官·司寇】雍氏。
【註】謂隄防止水者也。
【釋文】雍,於勇反。又【集韻】祐也。
【揚雄·甘泉賦】雍神休。
【註】晉灼曰:雍,祐也。師古曰:雍,聚也。雍讀曰擁。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用切,音㙲。
【廣韻】九州名。雍,擁也。東崤,西漢,南裔,北居庸,四山之所擁翳也。
【書·禹貢】黑水西河惟雍州。
【釋文】雍,於用切。○按爾雅釋地作雝。又【韻會】國名。
【左傳·僖二十四年】郜雍曹滕。
【註】雍國,在河內山陽縣。
【釋文】雍,於用反。又【廣韻】姓也。
【韻會】文王子雍伯之後。
查看《康熙字典》扫描版:雍在《康熙字典》第1366页 第14字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雍康熙字典



猜你喜欢
寂康熙字典解释
前歷切,音籍。無人聲

寅康熙字典解释
𦦚𡓵㝙𢁐𡩪弋眞切夷眞

莅康熙字典解释
力至切力地切,音利。

波康熙字典解释
博禾切逋禾切,音皤。

宀康熙字典解释
武延切彌延切,音綿。

鈺康熙字典解释
五錄切,音玉。寶也。

部康熙字典解释
裴古切伴姥切,音蔀。

屁康熙字典解释
匹寐切,音譬。氣下泄

恊康熙字典解释
同愶。詳愶字註。◎按

妤康熙字典解释
羽諸切羊諸切雲居切,

上康熙字典解释
丄𠄞𡘋時亮切,音尙。

賙康熙字典解释
職流切之由切,音周。

妷康熙字典解释
同姪。又弋質切,音逸

氏康熙字典解释
承旨切上紙切,音是。

友康熙字典解释
㕛𠬺𦐮𦫹𦐯云久切云九

岗康熙字典解释
俗𡶬字。

兟康熙字典解释
所臻切疏臻切,音莘。

㢬康熙字典解释
同彋。
鉫康熙字典解释
音加。又古何切。

禓康熙字典解释
與章切余章切移章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