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繁露台德州城内相传董子著春秋繁露处后人因筑》
全文:
天人三策对贤良,已见春秋大义彰。
那更高台演繁露,转思董子失之详。
参考注释
高台
(1).高建楼台。《管子·小匡》:“昔先君 襄公 ,高臺广池,湛乐饮酒。”《左传·昭公二十年》:“其适遇淫君……高臺深池,撞鐘舞女,斩刈民力,输掠其聚,以成其违,不恤后人。”
(2).高的楼台。 晋 左思 《吴都赋》:“造 姑苏 之高臺,临四远而特建。” 明 王世贞 《登岱》诗:“ 轩辕黄帝 有高臺,鞭石千秋輦道开。”
(3).比喻京师。《文选·曹植<杂诗>之一》:“高臺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李善 注引《新语》:“高臺,喻京师。”
(4).头之别称。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形貌·头》:“《黄庭经》:高臺通天临中野。”原注:“头为高臺。”
繁露
(1).亦作“ 繁路 ”。古代帝王贵族冕旒上所悬的玉串。《逸周书·王会》:“天子南面立,絻无繁露朝服。”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今富者皮衣朱貉,繁路环珮。” 晋 崔豹 《古今注·问答释义》:“ 牛亨 问曰:‘冕旒以繁露,何也?’答曰:‘缀珠垂下,重如繁露也。’”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节会 咸池 之琯,冕无繁露之旒。”
(2).落葵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二·落葵》。
(3).谓露水。 唐 司空曙 《和卢校书文若早入使院书事》:“轩墀湿繁露,琴几拂轻埃。”
乾隆名句,繁露台德州城内相传董子著春秋繁露处后人因筑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