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李孙宸的《石门留别五弟》
全文:
归来姜被正依依,惜别珠江又落晖。
自笑味同鸡肋恋,却令人异雁行归。
诗中梦草愁俱远,客里看云泪易挥。
豫约他年春酒熟,劝酬相待未相违。
参考注释
豫约
谓事先约定或互订契约。 清 无名氏 《帝城花样·韵香传》:“ 嵩祝部 一时声誉顿起,座中客常满,有隔日豫约不得入坐者。”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 郑君 所作《中国文学史》,顷已在 上海 豫约出版。”
他年
(1).犹言将来,以后。《左传·成公十三年》:“ 曹 人使公子 负芻 守…… 负芻 杀其大子而自立也,诸侯乃请讨之。 晋 人以其役之劳,请俟他年。” 唐 杜牧 《寄题甘露寺北轩》诗:“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 清 龚自珍 《乙酉十二月十九日得汉凤纽白玉印一枚喜极赋诗》:“引我飘摇思,他年能不能?”
(2).往年;以前。 唐 杜甫 《千秋节有感》诗之二:“圣主他年贵,边心此日劳。” 唐 韩愈 《祭虞部张员外文》:“他年诸人,莫有能比。” 唐 薛能 《雕堂》诗:“他年谁识我,心跡在 徐州 。”
春酒
春季酿制的或春季酿成的酒;也指民间习俗,春节时宴请亲友叫吃春酒
劝酬
亦作“ 劝酧 ”。谓互相劝酒,敬酒。《资治通鉴·梁敬帝绍泰元年》:“ 薛嬪 有宠於帝,久之,帝忽思其与 岳 通,无故斩首,藏之於怀,出 东山 宴饮。劝酬始合,忽探出其首,投於柈上……一座大惊。”《剪灯馀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坐中劝酧极至,语杂极至。”《天雨花》第二二回:“与君难诉离群恨,但和诗笺抵劝酬。”
相待
(1).对待。《韩非子·六反》:“犹用计算之以相待也,而况无父子之泽乎?”《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 张胜 心坚似铁,只以主母相待,并不及乱。” 清 吉尔杭阿 《致英法公使照会》:“彼此相待两歧,未免相形见拙。”
(2).招待;款待。《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免不得买些酒相待他们。”
相违
(1).互相避开。《左传·成公十六年》:“有淖于前,乃皆左右相违於淖。”
(2).彼此违背。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世与我而相违,復驾言兮焉求?” 宋 苏轼 《戏题巫山县用杜子美韵》:“直知难共语,不是故相违。”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二)》:“然泛览古人日记,实与此道相违。”
李孙宸名句,石门留别五弟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