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望雨》
全文:
春杪迟甘霖,忧怀已不禁。
忽沾盈尺泽,胜获双南金。
乃者夏方半,秧苗方刺针。
高原与下隰,均待天浆斟。
屯云聚复散,震雷久收音。
四野骄阳炽,愁思与日深。
嗟予德诚薄,大君愧知临。
惟此祈年志,夙夜怀钦钦。
伫望有渰兴,慰我三农心。
参考注释
乃者
(1).从前;往日。《战国策·赵策一》:“ 秦 乃者过 柱山 ,有两木焉。”《汉书·曹参传》:“乃者我使諫君也。” 颜师古 注:“乃者犹言曩者。”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四:“乃者 河中 有 姚氏 ,十三世不析居矣。”
(2).近时。 汉 荀悦 《汉纪·哀帝纪上》:“乃者 河南 潁川郡 水汎处浸杀*人民。”《三国志·蜀志·秦宓传》:“乃者以来,海内察举,率多英雋而遗旧齿。” 宋 苏轼 《奖谕敕记》:“ 河 之为中国患久矣,乃者堤溃东注,衍及 徐 方。”《花月痕》第四回:“乃者逆,倭犯顺,天地不容,神人共愤。”
迺者:犹曩者。往日。《汉书·昭帝纪》:“迺者民被水灾,颇匱於食。”《北史·魏纪三·文帝》:“五月,詔曰:‘迺者人渐奢尚,婚葬越轨。’” 宋 苏舜钦 《火疏》:“迺者火灾,降于 孝武 园馆,朕战慄恐惧。”
秧苗
(1) 水稻的幼苗
(2) 农作物的幼苗
刺针
(1).指尖细象针那样的东西。《山海经·西山经》“枳叶而无伤” 晋 郭璞 注:“枳,刺针也,能伤人,故名云。”
(2).腔肠动物刺细胞外面的针状物,是腔肠动物的感觉器官。
乾隆名句,望雨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