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准噶尔所进大宛马名之曰如意骢命郎世宁为图而系以诗》
全文:
凹凸丹青法,流传自海西。
宛看龙是性,何用月为题。
籋雾权奇胜,嘶风阊阖低。
贰师曾未遣,礼义固金堤。
参考注释
贰师
(1).指 贰师城 。《史记·大宛列传》:“且 贰师 马, 宛 宝马也。” 金 赵秉文 《西汉论》:“ 武帝 非实知 卫 霍 之才,特以私 卫后 之亲耳。以 李广利 征 贰师 準之,可见。”
(2).指 汉 贰师将军 李广利 。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明主不深晓,以为僕沮 贰师 ,而为 李陵 游説,遂下於理。” 北周 庾信 《见征客始还遇猎》诗:“ 贰师 新受詔, 长平 正凯归。” 清 王士禛 《和沉石田钩弋夫人歌》:“ 汉 家竞説 贰师 功, 卫 霍 勋名甲第同。”
礼义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一套礼节仪式即为礼,合于这些的做法即为义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孟子·告子上》
金堤
亦作“ 金隄 ”。 1.坚固的堤堰。后作为堤堰的美称。《汉书·司马相如传上》:“媻姗勃窣,上金隄。” 颜师古 注:“言水之隄塘坚如金也。”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无射九月》:“金堤翠柳,带星采而均调。” 宋 柳永 《笛家弄》词:“水嬉舟动,禊饮筵开,银塘似染,金堤如绣。” 清 钱谦益 《寄督漕张御史》诗之二:“ 铁瓮 云帆连析木,金堤春水泛桃花。”
(2).堤名。在今 河南省 滑县 东。《史记·河渠书》:“ 孝文 时河决 酸枣 ,东溃 金隄 。”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 金隄 ,一名 千里隄 ,在 白马县 东五里。”
(3).堤名。指今 四川 灌县 都江堰 一带 岷江 的江堤。《文选·左思<蜀都赋>》:“西踰 金隄 ,东越 玉津 。” 刘逵 注:“ 金隄 在 岷山 都安县 西,隄有左右口,当 成都 西也。”
乾隆名句,准噶尔所进大宛马名之曰如意骢命郎世宁为图而系以诗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