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游金山寺再叠苏轼韵》
全文:
册府常披舆地图,西极江源东竟海。
中流银发能许长,氐父乃如黍米在。
获金名易裴头陀,祗园高下临澄波。
自兹胜迹擅吴下,骚人禅客游恒多。
南国重来命巡楫,风恬浪静韶春日。
佳境毕景不能穷,琳宫梵宇层楼赤。
石𥱼万劫埋仙魄,髯翁吟际髯应黑。
今来古往炽然明,不迁者存底用惊。
福地只宜泯六识,山色江声定何物。
印公留带可镇山,当时公案足警顽。
苏公不言言未已,试看衮衮东流水。
参考注释
南国
祖国的南部
来命
(1).对人来信的敬称。 汉 陈琳 《为曹洪与魏文帝书》:“来命陈彼妖惑之罪,叙王师旷荡之德,岂不信然。”《三国志·魏志·臧洪传》:“重获来命,援引古今,纷紜六纸,虽欲不言,焉得已哉!”《南史·褚玠传》:“若谓其不能自润脂膏,则如来命,以为不达从政,吾未服也。”
(2).敬辞。指来人传达的要求。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则见他欢天喜地,谨依来命。”
风恬浪静
(1).没有风浪。 唐 裴铏 《传奇·郑德璘》:“物触轻舟心自知,风恬浪静月光微。” 明 陆采 《怀香记·问卜决疑》:“临危蹈险,江心漏船,惟愿得风恬浪静,早见平安。”
(2).比喻平静无事。《三国演义》第九一回:“旧时国中因猖神作祸,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并黑牛白羊祭之,自然风恬浪静,更兼连年丰稔。”《二刻拍案惊奇》卷十:“若不亏得一个人有主意,处置风恬浪静,不知炒到几年上纔是了结。”
春日
(1).春天;春季。《诗·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汉 辛延年 《羽林郎》诗:“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壚。” 唐 寒山 《诗》之六十:“ 洛阳 多女儿,春日逞华丽。” 管桦 《故乡》:“我被这春日的太阳晒得发热。”
(2).春天的太阳。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虽壅之以黑坟,煖之以春日,犹不救于枯槁。”《晋书·乐志下》:“仁配春日,威踰秋霜。” 唐 杜牧 《商山麻涧》诗:“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塒春日斜。”
(3).立春之日。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立春》:“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
乾隆名句,游金山寺再叠苏轼韵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