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洪朋的《别桃源山人》
全文:
句履圜冠不乏贤,桃源深处隐癯仙。
风流未泯刘全一,意气端如员半千。
秋浪龙沙陪软语,云山鹤岭访高眠。
明朝歌竟乘流去,别后还能忆浩然。
参考注释
句履
履名。《汉书·王莽传上》:“ 莽 稽首再拜,受緑韍袞冕衣裳,瑒琫瑒珌,句履。” 颜师古 注:“ 孟康 曰:‘今齐祀履舄头饰也,出履三寸。’其形歧头。” 王先谦 补注引 宋祁 曰:“ 韦昭 曰:‘句,履头饰,形如刀鼻。’音劬。《礼记》作‘絇’亦是。”参见“ 句屨 ”。
圜冠
儒者戴的圆形帽子。也叫鹬冠。《庄子·田子方》:“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时;履句屨者,知地形。”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儒》:“鷸冠者,亦曰术氏冠,又曰圜冠。”参见“ 圆冠方领 ”。
不乏
不缺少;很多
不乏其人
不乏先例
桃源
(1).“ 桃花源 ”的省称。 南朝 陈 徐陵 《山斋诗》:“桃源惊往客,鹤嶠断来宾。” 唐 杜甫 《北征》诗:“缅思桃源内,益嘆身世拙。” 明 张煌言 《赠卢牧舟大司马》诗:“ 并州 正有来苏望,忍説桃源可避 秦 。” 邹韬奋 《萍踪忆语》二八:“他们缺乏相当的娱乐,赌*博也是一条出路。所以有许多都在这里面寻觅他们的桃源。”参见“ 桃花源 ”。
(2).指 桃源洞 。 唐 李涉 《赠长安小主人》诗:“仙路迷人应有术, 桃源 不必在深山。” 元 任昱 《清江引·题情》曲:“ 桃源 水流清似玉,长恨因缘误。”参见“ 桃源洞 ”。
(3). 宋 时 临安县 嘉会门 外 泠水峪 ,夹山多桃花,中有流水,人称 桃源 ,为都人游集之地。 苏轼 《介亭饯杨杰次公》诗“丹青明灭 风篁岭 ,环佩空响 桃花源 ” 查慎行 注引 元 潜说友 《咸淳临安志》:“ 泠水峪 在 嘉会门 外,夹山多桃花,中有流水,为城南胜概,旧呼 桃源 ,游人多集焉。”
深处
(1)
(2) 很深的地方
白云深处有人家
海洋深处的宝藏
(3) 内部
心灵深处
癯仙
(1).隐居山泽的术士。 宋 苏轼 《余与李廌方叔相知久矣作诗送之》:“归家但草凌云赋,我相夫子非癯仙。”
(2).骨姿清瘦的仙人。指梅花。 宋 陆游 《射的山观梅》诗之二:“凌厉冰霜节愈坚,人间那有此癯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凝情待久,无限恨、癯仙知否?”
洪朋名句,别桃源山人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