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献章百科介绍
简介
陈献章(1428-1500),字公甫,号石斋,出生于广东新会,后迁江门白沙村,世人称之为陈白沙。 陈献章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不平静,几次科举不中,一身学问但仕途无望。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明朝初期向明中叶的历史发展过程,他的大半生时光,是在王振弄权、土木之变、英宗复辟等社会动乱中度过的。 在当时,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为封建社会注入新的发展机遇,而在这段时间,也是一个学术气氛沉闷的时代,宋以来的程朱理学占据了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思想界如同一潭死水。而陈献章在思想学说的创立,打破了程朱理学原有的理论格局,使明代的学术开始了新的阶段。失怙孝母
陈献章本是广东新会城北圭峰山下都会村人,少年时随祖父迁居白沙乡(今属江门市蓬江区)
陈献章坐像
早年苦学
陈献章年少警敏,读书一览成诵,而且勤奋好学,19岁应广东乡试,考得第九名举人,21岁参加礼部会试,考中副榜进士,入国子监(中国古代设立的国家最高学府)读书。后来,虽然两次赴京参加会试都落选了,但陈献章对于追求学问却始终锲而不舍。27岁那年,他闻说抚州临川郡地方,有位著名学者康斋先生(原名吴与弼),学识造诣很高深,读透了朱熹编辑的《伊洛洲源录》之后,还精究宋、明理学的源流,明圣人之道,复孔、孟之传。陈白沙为了拜访名师,不怕长途跋涉,越庚岭,过梅关,抵达赣州(今江西省)。他先顺赣水而上,经吉水到了清江,上了岸再由陆路来到崇仁县,终于找到那位弃官不做,宁愿在家讲学的吴与弼先生。 吴与弼治学很严,他要求学生在学习态度上必须专心一致,不容精神涣散,思想要集中,静时修养,动时省察,务使内心湛然虚明。陈献章见了很受启发,得益不少,但对于吴与弼关于《易经》的分析,陈白沙未得满意。第二年,他就拜辞吴老先生回归江门白沙村,在小庐山麓之南,建筑成一间颇具规模的书舍,题名“春阳台”。从此,陈白沙一心隐居,专心读书,足不出户。为了减少对他的干扰,家人就在墙壁凿了个洞,饮食衣服,均由此洞递进。 白沙村面临蓬江,后枕小庐山,村前村后,青葵筱竹,随风摇曳,风光旖旎。村外有条天沙河,河里有不少晶莹雪白的沙,白沙村因此而得名。陈献章隐居春阳台苦读经典著作,探讨先人哲理,寒来暑往,秋去春来,正是:野鸟飞窗静,春归蝶未知;蝉鸣风入夏,冬日月影斜。不经不觉,整整度过了十个年头。设馆教学
陈献章经过十年苦学,静坐冥思,舍繁取约,把握心与理吻合的关键,学问与修养,获得飞跃的进步。 1465年(明成化元年)的春天,陈献章决定在春阳台设馆教学。这消
草书种蓖麻诗卷
入仕求退
1466年,陈献章接到顺德县钱溥一封信,规劝他趁新任皇帝复礼施教,整顿朝
自书诗卷
著学育人
陈献章返回江门,与老母妻儿及兄长献文共叙天伦之乐。从此,陈献章一心研究哲理,重振教坛。这时候,陈献章的名声远播,四方学者都纷纷前来要求执弟子之礼,入学受教。陈献章设教十余年,不少学生得益于他的教诲,成为朝廷的栋梁柱石,“江门学派”亦于此形成。 1483年(明成化十九年),陈献章55岁了。因为得到两广总督朱英、
陈献章故居
身后荣享
1500年(明弘治十三年),陈献章病逝于故土,终年72岁,谥号“文恭”。1574年
陈献章塑像
书法成就
陈白沙还是一个书法家,他的字刚健有力,继承王羲之等人的雄健风格,改变了元明以来圆滑、软弱无力的书风,进而使奇戏雄健的书风大行于世。 梁炳尧馆长向我出示了今人仿做的“茅龙笔”。据他考证,陈白沙晚年时分,因为他的字很漂亮,很多人求字,但当时岭南地方遥远,交通不便,好的毛笔总是买不到。于是他想出用江门当地特有的茅草,束成一束,末端打烂,令茅草的纤维露出来,然后用来写字。因为茅草的纤维质地较硬,弹性好,茅龙笔介于硬笔与毛笔之间。写字时须用中锋行笔,而写出来的每个字都留有“飞白”,每个字的转弯之处也是方形,字体刚劲有力,独成一体。 现在陈白沙纪念馆里还展出了这种“茅龙笔”,据说当地政府领导常用这种笔作为礼品赠送给客人,在馆里作为礼品出售,也很受游人欢迎。名人名言
1、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 翻译:求学问可贵在於知道有疑当问,大的疑问,便有大进步,小的疑问便有小进步。有疑而发问,已得到知识的一半了。 2、疑者,觉悟之机。知其可疑而思问焉,其悟自不远矣。若徒以为晓得,便竟住了,大无益。 翻译:怀疑是觉悟的机会。知道可疑而想去问,那么觉悟的时期便不远了,假使只以为晓得,便止住了,这样得不到任何利益。诗歌作品
诗歌:雅健第一 陈献章的诗作雅健平易,他用诗来教育弟子,也用诗来传播他的学术思想。他没有著作,他的思想都寓藏在诗里面,将那些抽象的道理用诗来表达,从而以诗为教。他的诗中,也体现了学术思想的道德情怀,以诗载道。 陈献章认为,“作诗当雅健第一”,切忌庸俗和懦弱。在以雅健为第一原则的同时,也主张“平易”,即不故意修饰、雕琢,不故弄玄虚。 梁炳尧馆长口吟一首陈献章的小诗:“二五八日江门墟,既买锄头又买诗,锄可耕矣诗可读,半为农者半为儒。”诗里描述了他在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这首诗在江门民间流传很广,以前的小学生课堂上还经常用来作为小学生的读物。 【题画兰】 阴崖百草枯,兰惠多生意。君子居险夷,乃与恒人异。 【偶得示诸生二首】 平地功夫到九层,不知那个主人能?他乡消息无寻处,去问嵩山戴笠僧。 江云欲变三秋色,江雨初交十日秋。凉夜一蓑摇艇去,满身明月大江流。 【留别诸友,时赴召命】 欠服松花一大车,颠毛垂白齿牙疏。非关圣代无贤路,自爱清风卧绛厨。 道上或逢人卖屦,眼中谁谓我非夫?他时得遂投闲计,只对青山不著书。 【元旦试笔选一】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人物评价
陈献章创立“白沙学派”,是明代“心学”大师,他的诗文别具一格,而字画也雄健有力。逝世后诏命从祀于孔庙,与历代圣贤位列于孔庙之中,据考广东省历史人物之中,能从祭于孔庙的,只有白沙先生一人而已,故有“广东第一大儒”、“岭南一人”之誉。历史遗迹
在陈献章生活的江门市,很多地方都留下了白沙的旧址。而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陈白沙纪念馆。 我在陈白沙纪念馆原馆长梁炳尧的带领下参观了陈白沙纪念馆,这座纪念馆是在白沙祠的基础上建成,这里也是陈献章当年居住的白沙村,但村子现在已经与城市联为一体,曾经在陈献章诗歌中出现的小溪也找不到了。 走进馆里,在陈白沙塑像之后就是贞节坊,这是纪念陈白沙的母亲林氏,贞节坊是明代建筑,上有“母节子贤”四字,而“贤”字上半部还别出心裁地用“臣”、“忠”两个字构成。古籍记录
《南越笔记》卷四对陈献章的记载: 陈献章字公甫,新会人。正统间乡荐第九,两上春官。过临州谒吴与弼,有解悟。比归,声名蔚起。时钱浦谪顺德,见而知其醇儒,雅重之,劝之竟业。成均时,祭酒邢让命和杨龟山《此日不再得》诗,览之,惊曰:“警敏绝伦,青于蓝矣。”阙下竞传之。南归,从学日益众。于是天下无不知有陈白沙也。有司屡荐,勉起赴京,以母老身病上疏,诏许之,授翰林检讨,得家居,以绍明圣学为己任。及门如辽东贺钦之、嘉鱼李承基、番禺张诩、增城湛若水、东莞林光皆绍江门之绪。其诗自名其家,书法宗晋唐。晚喜为苑笔书,世竞珍焉。《通志》庐阜精舍在新会县南小庐山上,距江门二里,陈献章建白沙村名。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陈献章书法,即可查询。




书法推荐
处书法写法,处怎么写好看
文征明等人作品,共144图

基书法写法,基怎么写好看
迺贤等人作品,共126图

崁书法写法,崁怎么写好看
胡问遂等人作品,共4图

罅书法写法,罅怎么写好看
汇辑等人作品,共4图

公书法写法,公怎么写好看
迺贤等人作品,共333图

伋书法写法,伋怎么写好看
胡问遂等人作品,共6图

昏书法写法,昏怎么写好看
查昇等人作品,共50图

敬书法写法,敬怎么写好看
李邕等人作品,共200图

袒书法写法,袒怎么写好看
胡问遂等人作品,共18图

冂书法写法,冂怎么写好看
王福庵等人作品,共3图

闊书法写法,闊怎么写好看
赵孟頫等人作品,共24图

珠书法写法,珠怎么写好看
查昇等人作品,共174图

雎书法写法,雎怎么写好看
马王堆帛书等人作品,共2图

琲书法写法,琲怎么写好看
说文解字等人作品,共1图

尷书法写法,尷怎么写好看
书法家等人作品,共2图

精彩资源
【高清】元 赵孟頫行书《烟江叠嶂图诗卷》下载_224M
2019-02-15 15:28:11

【pdf高清】清刘心源《古文审》八卷下载_180M
2019-05-11 13:31:41

【jpg高清】清 董邦达《西湖十景图卷》下载_12.3M
2020-02-22 16:11:50

【高清tif】明 祝允明行草《牡丹赋》全卷下载_657M
2019-03-24 10:52:55

【pdf】元 吴镇《墨竹谱》下载_32M
2019-02-12 17:00:26

【高清】文徵明小楷《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老子列传》卷下载_123M
2019-02-23 16:10:48

【jpg】启功行书《千字文》下载_14.7M
2020-02-03 11:35:12

【高清】元 赵孟頫行书《秋兴赋》下载_483M
2019-02-13 10:20:46

【高清tif】三希帖下载_《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全卷下载_3.6G
2019-03-16 13:32:59

【pdf】明 甘旸《集古印正》五卷印谱下载_197M
2019-05-26 11:38:41
